莫让网络平台成“神医”江湖

2023年3月4日 评论 3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农产品当神药,“老神医”遍地走。近期,有媒体报道,一些养生类账号活跃在网络直播平台,违反国家规定暗中或违法“行医”,真假难辨,扰乱市场秩序,给消费者和患者带来危害。

“神医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升,养生、健康类内容在短视频平台上比较火热。特别是当人们罹患疾病或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更有可能病急乱投医。有人说,骗子抓住了人性弱点。但身体健康不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诉求吗?与其说是人性弱点,倒不如说是骗子利用人性最善良本真的一面。
如果说电视时代“神医”们的营销对象多是老年群体,那么短视频时代他们瞄准的对象年龄层更广了。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上当者只有万分之一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危害不可估量。是药三分毒,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千人一方”“包治百病”,实际上可能没有治病救人,反而会延误病情。

作为时兴的信息传播媒介,短视频平台不能成为“神医”们的江湖,这亟需强化各方责任,加大科普力度,提升监管实效。一方面,直播平台要守土有责。标着初级农产品的药材,在直播间里被夸大为能治多种疾病的“神药”;身着白大褂的老人,配合着主播在一旁称药、打包……商家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平台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当好把关人,在内容审核和流量扶持上慎之又慎,别让一些网络主播什么都能播,什么都能卖。
另一方面,监管要长出“牙齿”。“神医”身处舞台前,尚且能够被看到。那如何揭开幕后产业链,有效规范他们的经营行为呢?这就需要激活法律法规的效力,鼓舞执法队伍的干劲,建立适应网络销售特点的投诉、取证机制。去年,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出手,明确“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实际上就是给所有医护人员下了一道直播带货禁令。那么医护人员在直播间出镜,如何区别带货与正常的健康科普也需要有更细化的规定。
“神医”骗局屡打不绝,根本上还是由于违法收益大于违法成本。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制度和手段,加大打击力度,形成震慑效应。当然,对消费者来说,药品是特殊商品,与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网购药品时尤需擦亮双眼,多查查网上药店是否具备药品交易服务相关资质。只有多方合力、对症下药,才能让“神医”骗子彻底下线。
[此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图片来源:新华网  梁 瑜,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