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缺乏亲人关怀、爱贪小便宜、和儿女很少沟通交流……
老年人为何容易被骗?
老年群体为何更容易受骗上当?通过多日的走访调查,法治时报记者了解到,面对迷惑性高、有针对性、精心设计的骗局,因贪便宜心理、信息相对匮乏等因素,让老年群体靠自身力量难以抵御环环相扣的套路,继而落入诈骗陷阱。
原因1:
缺乏亲情关怀
轻信甜言蜜语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而言,由于儿女工作忙,老年人容易落单,生活枯燥成为常态。老人缺朋友、亲人的关怀,而骗子们恰恰看准了这一点,以关心为幌子,让一些老年人很受用,有甚者宁愿相信骗子,而不相信家人。
提到老年群体被骗这话题,家住海口市龙华区的林女士颇为激动。
▲老年人向记者讲述被骗经历 记者陈超超 摄
“我姨妈前些年买了很多理财产品和保健品,花了不少钱,看起来都不是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的,但是她从不跟我们细说。”林女士表示,自己的姨妈只有一个儿子,但前些年因病去世了,没过多久姨夫也伤心过世。目前姨妈靠养老金生活。“由于她独居,可能生活太枯燥了,加上有些固执,我们知道她被骗了不少钱,但是我们谁说她也不听,根本不相信亲戚的话,反而把那些骗子当成了朋友。”
“子女一定要多关心父母的生活,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照。很多父母用一辈子来保护子女,子女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孝顺父母,让父母心情愉悦。老人如果能不为钱、子女的生活等事操心,被骗的可能性就会减小。”海口市民刘阿姨表示,对于老年人来说,“心理关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人年纪大了之后,生活圈子也变小了。空虚寂寞无聊,是老年生活的常态,如果这时候骗子从情感与精神上对老年人进行关心,那老年人很可能就会对他们产生信任,继而被骗。
原因2:
手中有积蓄
爱贪小便宜
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一些老年人缺乏亲人关怀,容易落单;另一方面,在退休后,老年群里往往手中有一些积蓄,在购物时又爱贪小便宜,这也成了他们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
市民周女士的家人就因为贪小便宜,被人骗了数万元。“我姨妈有十几万存款,不知道怎么被骗子盯上了,那人骗她说投资某个金融平台能有高额回报,后来别说回报了,连本金也没了。我们当时都告诉她,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她听不进去。”周女士对记者说。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老年人往往因为生活枯燥,爱跟人聊天、搭讪,且防范意识淡薄。同时,不少老年人手中有养老钱,而自己的子女往往有经济来源,自己的养老钱可以任由自己支配,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成了骗子眼中的“肥肉”。
“我妈每月有几千元退休金,就让她自己支配,平时也会给她一点零花钱,有一次资金周转不开,想找她借点钱,我才知道,她的钱都变成了家里的那一堆保健品之类的商品。”正在金牛岭散步的阿圆和记者吐槽道。
阿园的母亲在退休前是一名老师,退休后没和孩子住在一起,阿园每个月都会给家里生活费,母亲也有退休金。“我经常看到家里保健品、按摩椅之类的东西,原来我妈的钱都花在这上面了。”阿园说。阿园想退货,可是找不到卖家,只要作罢。“我妈自己也承认被骗了,现在主动把退休金给我,需要用钱再跟我说。”阿园说。
原因3:
骗局环环相扣
迷惑性高
记者走访发现,面对老年群体爱贪小便宜、缺少家人关怀等特征,骗子一环扣一环,迷惑性高,老人靠自身力量往往难以抵御。
不少骗子通过组织旅游、讲座、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拉近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以博取老人的信任,最后,就会告诉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享受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这种方式表面看起来解决了老年人生活枯燥、养老服务需求等问题,但实际上骗子利用“占小便宜”的心理,通过环环相扣的套路,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卷款跑路。
海口市民李先生家中的老人就碰到了类似骗局,李先生说:“也不能全怪老人,这些骗子熟悉老年人的情况和心理,他们的套路特别深,很多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有一整套针对老年人心理的话术与操作流程。让老人家防不胜防。”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审理了一起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集资诈骗案件。被告人通过向中老年人发放传单、宣传册、免费发放小礼品等方式,以售卖蛋白粉、羊奶粉等营养保健品为诱饵,吸引中老年人加入该公司的会员,成为会员后可以每月免费领取一罐蛋白质粉等营养保健品。同时,又谎称公司在云南、广西等地有农业和渔业产业项目,利润高、分红稳定,吸引会员升级成为VIP会员,参与投资项目并分红。该公司还以组织大客户免费境内、境外旅游并赠送礼品等方式,诱骗客户投资。经法院查实,该公司并无实际投资项目,一直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会员本息。被告人共实际骗取1681.7716万元,数额巨大。
记者了解到,为了能够成功实施诈骗,这些不法分子往往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作案,一步一步将老人带进诈骗陷阱。
原因4:
掌握信息不足
缺乏沟通交流
在记者走访中,不少受访者认为,由于家人对老年群体关注度不高、老年人掌握信息不足等因素,导致老人被骗后吐槽无门、跟家人交流滞后,往往无法及时避免损失。
“说实话,由于工作太忙了,确实忽略了父母,对他们关注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类似的问题存在。我认为就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少、信息不对称等现实原因,让他们更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就我了解到的情况,不少老年人受骗后,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上当了。”有受访者表示,很多情况是等到家人知道老人被骗时,往往为时已晚。
住在海口市龙华区的李阿姨被骗两千多元后并没有报警。“我曾被骗过两千多块钱,但是我不知道可以报警处理。”李阿姨退休后一直独居。她表示,几年前她所在小区来了几个宣传净水器的人,称净水器是免费送给老人的,但是需要先交两千多元诚意金,等上门安装完毕后,就可以全额返还。当李阿姨交了费用后,工作人员确实来上门安装了,但是安装后,工作人员立即消失了,根本没有返还钱款。“我都不知道这种情况可以报警。我一直是自己住,又不想一点小事就麻烦子女,就只能认栽了。”李阿姨说。
在调查中,不少老年人表示,受骗后他们或是因不想麻烦家人而自认倒霉,或是因为爱面子而瞒着家人,不会报警处理。“孩子们都忙,他们也没空关注我们这些小事,我们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所以就不会告诉他们,但是有了这次的遭遇,下次我肯定不会再上当了。”不少老年人对记者说道。
[此文来源:法制时报 记者 王巍 黄君,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