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谎称投资并虚构业绩,以7%-24%的年化利率为诱饵,诱骗老年人拿出养老钱购买所谓“理财产品”,致45名被害人损失450余万元……7月28日下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长宁法院)对杨某强集资诈骗案进行公开审理并作出一审宣判。
基本案情
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间,被告人杨某强通过自己实际控制的两家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推销所谓理财产品,通过散发宣传单、老客户介绍等方式拉拢客户,以投资广西某发电厂合作项目为名大量募集资金。然而,所谓的发电厂从未投入运营,展示的合作合同由于保证金不到位也从未生效,号称的业绩更是纯属杨某强虚构。
该案45名被害人中超七成为60岁以上老年人,在高额年化利率的吸引下,纷纷与杨某强公司签订《出借咨询服务协议》《百姓惠金协议书》以购买所谓“理财产品”。然而,老人们支付的钱款并没有投向协议里的发电厂项目,而是进入了杨某强的个人银行账户,除了兑付投资人本息之外,都被用于杨某强的公司运营、人员开支、借新还旧,以及杨某强的私人消费。
截至2021年12月案发,杨某强募集资金共计540余万元,造成被害人实际经济损失共计450余万元。2022年3月,检察机关以涉嫌集资诈骗罪对杨某强提起公诉。
庭审现场
上海长宁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杨某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其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且数额巨大,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杨某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认罚,依法从轻处罚。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杨某强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万元。
法官提醒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集资诈骗犯罪。此类犯罪行为人常用的手法是虚构募集资金用途、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以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投资人钱款,不外乎“夸大宣传、高额回报、熟人介绍”等。
老年人攒钱不易,参与集资的钱往往都是养老钱甚至救命钱,所以投资理财时务必谨慎再谨慎。高回报必然与高风险并存,旱涝保收的固定高额回报与投资规律背道而驰,看到这类宣传的理财产品,切记跑开越远越好。
遇到热情推销或熟人介绍的投资项目,切忌轻信他人吹嘘,一定要多问问子女意见。最后提醒广大老年朋友: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信他人。
警惕上门推销,切莫贪图小利。
勿点陌生链接,保持警惕心理。
下载反诈软件,关注反诈宣传。
[此文来源:上海长宁法院,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