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不花免费上课?是免费午餐还是惊天骗局?

2022年7月27日 评论 2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一分钱不花免费上课?是天上掉馅饼还是惊天骗局?
线上教育公司北京开课吧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负面消息不断。6月底,“开课吧”就被爆拖欠员工工资、不缴社保。近日,“开课吧”还陷入直播课断更、学员学费不按约定退款的舆论风波。
学员称被“套路”
因全额退学费缴费2万多元
听课返费未收到 最后直播课也断了
“开课吧”学员网友详细讲述了通过全额退学费,她被“套路”上万元的经过。
据了解,网友于今年2月份了解到该课程的福利是“服务期内每月出勤(直播+录播)达到本月的课程内容总时长的60%及以上,发放实缴费用金额的六分之一,考不过全退。”试听后过后老师一直诱导“有免费学的现班,不需要花一分钱,考没考上都会全额返还费用,且六个月返还完毕。”网友表示目前装修手头不富裕,不想交钱参与后续课程。老师随即引诱不需要交钱,可办理花呗,京东,芝麻易学等分期付款,额度不够可帮忙拆分。
2月14日,网友与“开课吧”签订合同并花呗分期支付全部培训费24486元。约定3月开始,每月返还4081元。网友没有想到的是,她至今没有收到任何一笔学费。
6月份,“开课吧”的一名导师联系上网友,表示公司遇到了经营困难,无法按时兑现,给月返班的学生提供如下选择:第一种是暂不月返,于2022年8月底“开课吧”九周年的周年庆时一次性打款,再赠送学员价值2000元的苹果公司产品。第二种是按照原约定每月返款。网友选择了第二种,但实际并未收到返款。
几日后,导师又联系网友,表示公司现开展“换课计划”,根据已购买的课程实际金额,将原有福利优惠兑换成相应的课程,收获更多的学习。网友表示不需要其他课程,想申请退款。导师表示公司经营困难,退不了款,如果不选课程,后面可能课程也没有了。退费无限期延长。
另有不少参与“开课吧”培训课程的学员表示,并没有收到承诺发放的奖励金,一直拖欠承诺退还的学费。甚至有学员称,支付课程学费后近5个月未开课,退费也没有收到。其提供的合同上显示,开课吧约定,考试之后就可以申请奖励金,经该司审核无误之后,会于15个工作日内给发放和合同费用等额的奖励金。
停课后,网友们曾联系过“开课吧”的多名老师,发现老师不是表示后续工作由其他老师接替,就是直接表明已离开“开课吧”,还有人回复她“我也是受害者,我都仲裁呢。”

有多名“开课吧”维权学员发来聊天截图,截图显示,“开课吧”的班主任老师向学员表示公司的现金流已经断裂,无法兑现奖学金、保障金,也无法告知可兑现日期,目前已开展“换课计划”,可以根据学费金额兑换不同数量的课程。而其中一位老师称,公司给出的最后方案就是两种,要么换课不退费,要么退费日期遥遥无期。
在7月5日“开课吧”官网发布的一则声明中,称“目前开课吧处于转型过渡期中,绝不存在停止经营的情况,面对学员的问题,开课吧也在积极应对并提供妥善解决方案”。
一个多月前还在积极为开课吧争取学员的销售人员、授课老师,也突然没了消息,裁员、社保断缴等消息在脉脉等职场社交平台传开。根据多方得到的信息,开课吧裁员从4月中旬已经开始,有人被欠薪2~3个月,有人被迫离职,还有人在讨薪过程中发生肢体冲突,数千人社保被断缴。
6月29日,开课吧创始人方业昌在全员信中写道:“过去几个月,我们每个月的现金流缺口都在一个亿左右。”此外,方业昌还表示,自己正积极拯救公司业务,通过个人信用借款、个人投资抵押以及个人资产抵押等方式已经负债10多个亿,甚至已经把老婆孩子以及爸妈的资产都抵押了出去。
6月10日,北京海淀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谨慎选择职业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显示:今年我局接的关于职业类教育培训机构的退费纠纷数量居高不下。同时,北京海淀市场监管局郑重提示广大消费者,在选择职业类教育培训机构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查看培训机构是否已经取得人力社保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2、对于培训机构营销人员就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取得职业资格后的薪酬待遇提升等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不听不信;
3、签订培训合同时,务必仔细核对合同中关于退费的相关条款是否与培训机构营销人员承诺的一致,对于不一致且对方拒绝修改的,建议谨慎选择。
在此之前,北京海淀市场监管局曾多次发布“消费警示”,其中至少两次点名“开课吧”。
5月11日,北京海淀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谨慎选择职业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显示,3月21日至4月20日期间,有关“北京开课吧科技有限有限公司(开课吧)”的投诉共14件,解决率为14.29%。
4月6日,北京海淀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谨慎选择职业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显示,2月21日至3月20日期间,有关“北京开课吧科技有限有限公司”的投诉共16件,解决率为31.2%。并明确会出,开课吧无证办学。
律师说法
建议学员保存好合同等证据
若能证明“非法占有为目的”则涉嫌诈骗
生活中若遇到教育机构不按协议约定退费的情况,学员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知名律师表示:学员可以先联系教育机构进行协商,双方协议解决方法。若协商不成,可申请第三方介入。学员可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组织调解,还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反映和投诉。若仍未有效解决,律师建议,学员可以直接以合同纠纷为由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若发现教育培训机构宣传时夸大承诺、拉拢缴费,而后又失联跑路,完全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和能力的情况,律师认为,这可能涉及《刑法》第266条严厉打击的诈骗犯罪行为,学员们应当一起向培训机构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案。
国家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各大培训教育机构所受冲击不小,大部分都在纷纷转型中。然而有的机构却看准了学员想要学一技之长又资金短缺的现状,以“预存学费”、“免费培训”等各种看似实惠的方案吸引学员报名,可是破产、跑路的案例却是屡见不鲜。上课的学员很多都是大学生或者想要转型的非在职人员,手上的资金本就不充裕,若要再被诱导“贷款入学”,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被卷走血汗钱的学员们投诉无门、叫苦连天,更有甚者因此“以贷养贷”,背上莫名的债务。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提醒广大学员,一定要擦亮眼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被机构的高额利益引诱,把钱用在刀刃上。想要学习是好事,因此失了钱财就得不偿失了。
开课吧事件还在继续发酵中,学员们的退费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李旭反传防骗团队还将继续关注。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本文编辑 | 向阳花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