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防骗热线,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近年来,私募股权开始被人熟知,一个个成功案例让人们憧憬,却忽视了存在的风险,尤其是对私募股权一知半解的群体,更容易被私募股权的名义引入传销骗局,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近日,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经侦大队侦办一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犯罪嫌疑人缪某等人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为幌子,推出“民间合伙私募”投资项目,用私募股权之名大肆对外宣传,还组织群众赴云南“考察”,以未来发展前景为诱饵,吸引群众缴纳投资款成为会员,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会员数量作为计酬依据,引诱参与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以此骗取大量资金。至案发,大部分参与者还茫然不知,其中,不少人因发展人数已达追诉标准,还将面临刑事责任。
在此,江北经侦大队提醒广大群众:
一要识别投资误区。不少投资者对于私募股权投资不是很了解,仅凭一些外在因素认为其收益稳定靠谱,而私募股权投资本身是属于高风险投资,任何不合理的承诺都是有问题的,应对股权投资收益的来源准确理解,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二要区分愿景现实。一个项目出现股权融资需求,不仅仅是因为企业发展,还可能是债权融资已经无法满足,不得不出让股权融资等情况,正是因为很多投资人只关注回报,而忽视常识性的逻辑思考,所以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三要认清法律责任。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即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一旦发现可以通过发展人员获得收益,就要警惕。作为参与者,虽然不是发起方,但只要发展人数达到一定标准,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讲述: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 邬罡 整理:陈盛)
[此文来源:平安时报,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往期精彩回顾
李旭:社交电商离传销到底有多远?
米友圈因涉嫌传销被冻结银行存款10亿元
山东永春堂公司屡陷传销旋涡 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调查
李旭反传销团队受天津宝坻区市场监管局邀请 参与反传销进校园活动
10W+观看人数,这场反传销直播你看了吗?
社交电商(新零售)“傍名牌”事件频发,多家知名企业中招
湛江市徐闻县法院审理一起1040传销案 披露传销组织骗人细节
重要预警,丁永潭“短期期权”项目垂死边缘疯狂收割,即将崩盘
湖南怀化易亿通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涉嫌传销 被罚100万元
国内首份《中国社交电商合规研究报告》发布:社交电商涉传整顿来袭?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