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收会费?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首犯被判无期

2019年5月19日 评论 0

花36元钱,可以换取200万元,这样的好事您相信吗?实际上这是骗局。金融智商税了解到,该诈骗团伙首犯被已经被判处无期徒刑。

编造“扶贫项目”骗了7300多万元

打着“精准扶贫”的旗号,利用虚假文件大肆编造“扶贫项目”、“民族资产解冻”等虚假信息,骗取会费7300多万元,这个名为“黄氏基金会”的诈骗团伙,已经被河南郑州警方一举打掉。

郑州警方今年抓获相关犯罪嫌疑人

5月8日,又有一名成员被抓获,仅今年警方就已经抓获这个犯罪团伙骨干成员50人。那么这个已经被警方打掉的“黄氏基金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诈骗团伙?他们又是用什么手段来骗取众多会员的呢?

2017年底,郑州公安局郑东分局公安民警发现,有不法犯罪打着“精准扶贫”的旗号,利用虚假文件,以“解冻民族资产”需要启动资金为由进行诈骗。该犯罪团伙要求,每个会员只需要缴纳36元会费,作为启动资金。缴纳会费之后,一旦解冻成功,每个会员都可以获得几十万元,甚至两百万元的扶贫基金。

经过侦查,警方锁定了以常某为首的多名犯罪嫌疑人,随即分赴河南商丘、广西百色等多地,于2017年11月27日、28日先后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赵某、常某等12人。

第一批十几个嫌疑人到案之后,警方马上开展了紧张的突审,固定证据相关工作,在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警方发现这伙嫌疑人背后还有上线,他们还有很多下线,涉及人数非常多,这个案件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

经审讯查明,犯罪嫌疑人常某于2017年组织骨干成立“黄氏基金会”,自封会长,编造“精准扶贫”、“解冻民族资产”等谎言,利用虚假国家文件骗取受害人信任,宣称每人交36元即可入会,“民族资产”解冻成功后每个会员可以得到20万到200万不等的扶贫金。

通过警方侦查发现,这个诈骗团伙有以下特征,这些犯罪嫌疑人都是使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实施传播,以一种非接触性的方式实施诈骗。另外,犯罪嫌疑人虚构“民族资产解冻”项目,以伪造国家文件、印章为手段。引诱受害人入会交会员费,以非法侵占这个财产为目的,是一种典型的电信诈骗。

2018年12月29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黄氏基金会”会长常某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11人分别因诈骗罪被判处3年零6个月到15年有期徒刑不等。

低会费高回报
变换名目实施诈骗

据金融智商税了解,“黄氏基金会”是公安部公布的43个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的虚假项目和组织之一。该团伙通过建立会员群发展会员,以低会费、高回报等幌子,在全国范围内引诱网民参加所谓的“民族资产解冻”项目,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

“黄氏基金会”为了让会员相信这个基金会是真实的,专门设立了党委、政治部等部门,并且给相关人员发放聘书。如果有被害人提出异议的话,首先宣传部长会出来做解释,如果解释不通的话,所谓的督察部长会把被害人踢出会员群。

为了骗取更多的资金,“黄氏基金会”变换各种名目,让成员不停的交钱。比如说这个月推的是这个项目,大家缴纳会费之后,这个项目还没有解冻成功的时候,然后他们又会变成了另外一个项目,会在群里面宣传,让这些受害人来不及考虑哪个项目有没有解冻成功,然后就会盲目的一有项目就投钱。

犯罪嫌疑人于某交代,他们推出的各种名目的投资项目,都是为了骗大家的钱。不断推出各种项目,是为了让受害人自愿交钱,并鼓励受害人发动更多的人来缴费。据了解,这个“黄氏基金会”却从未承诺什么时间能解冻成功。

截至目前,郑州警方已冻结涉案银行卡235张,冻结涉案资金500多万元,扣押诈骗赃款人民币200多万元,港币300万元,仅今年警方就已经抓获团伙骨干成员50人。

迷惑性强
部分受害人不觉被骗

警方在办案当中发现,这个团伙大部分受害人都是中老年人,由于“黄氏基金会”设置的骗局迷惑性强,直到案件告破,还有很多的受害人并不相信自己被骗。

警方在案件侦办中发现,“黄氏基金会”为了让受害人相信“民族资产解冻”的真实性,号称入群的会员都被选为国家“精准扶贫”对象。在传播的过程中,他们会在群里面宣讲,这些会员是被国家选中的“精准扶贫”的对象,让他们相信自己参与的是国家支持的“民族大业”,然后让他们发动身边更多的人缴纳会费成为“黄氏基金会”的会员。

另外,该诈骗团伙对会员宣讲,每个项目每人只能投一次,如果想多投的话,可以在别的项目上继续投钱。为了打消会员的疑虑,“黄氏基金会”骨干成员还伪造了大量相关的国家文件以及各种单据、照片等等。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他们在办理这个案件之中发现,由于被害人被骗金额较小,基本上没有人报案,在落实被害人情况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可能是骗子,反而认为,他们“黄氏基金会”所开展的这些项目是真实的。

警方提醒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和相关组织,如果遇到有人传播,一定要及时报警,凡是涉及“民族资产解冻”项目的都是假的,都是虚构的,提醒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不要轻易相信这些项目拿几十块钱投入,就可以得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回报,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都是陷阱,请不要上当受骗,一旦发现这个受骗财产受到损失,要及时的报警。[此文来源于金融智商税央视网,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编微信号二维码,长按

添加,举报咨询加我哟

联系我们
电话:010-69243484  010-87688211QQ:304441599  695069812微信:13261207360地址:北京丰台区地铁9号线郭公庄附近官网:www.fcxxh.org邮箱:13261207360@163.com公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