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防骗热线,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连日来,四名云南籍大学生先后在江西九江陷入传销组织无法自拔的新闻引起了都市时报的持续关注。孩子的失联,对于父母来说,就是“天塌了”。即便孩子最终能被警方从传销组织中解救出来,这些刚刚试图步入社会就挨了当头一棒的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心理,乃至人生轨迹也都可能受到极大影响,对于孩子所属的家庭来说,也是“天塌了”。
家庭条件困难或者单亲家庭,心理或者生理有缺陷,渴望被关注者很容易被传销组织洗脑。细想也是,对于刚刚离开父母独自在外闯荡的大学生,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从家乡到了大城市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巨大反差,甚至是不平衡。很多家长把孩子读大学视为成人的开始,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沟通不多,心理动向了解甚微……这些都可能会给孩子走入歧途留下隐患。
孩子步入大学,就承担起家庭未来的希望。对于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的大学生来说,急于证明自己、改变命运的心理完全可以理解。以孩子有限的那点判断力,哪些是机遇,哪些是陷阱,是很难分清楚的。加上进入传销组织往往有同学引路,初期再加上无微不至的嘘寒问暖和致富发财的美好故事作药引,孩子对于传销的防御能力之脆弱可想而知。
对于社会复杂性的认识,别说对于孩子,就算对于很多孩子的父母而言,都是准备不足的。对于社会上普遍的“拜金主义”浮躁情绪,很多父母无形中也身陷其中,平时的言谈举止对孩子都可能产生不良引导。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大学以前对孩子的关注只停留在学习成绩上,且十分天真地认为大学就是孩子从此通向成功的象牙塔。对于孩子的人格塑造没有想法、规划和行动,或是停留在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上。这样一来,不仅会与孩子渐渐产生心理沟通上的鸿沟,而且很容易让孩子面对新环境、新问题时产生挫败感和迷惘情绪。
中国传统文化的家风是敦诗说礼、耕读传家。现在还有多少父母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对孩子的“洗脑”不能在家庭这个环节就尽可能地做好,谁又能保证孩子不会被传销组织“洗脑”?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安贫乐道的关键在于“道”,“道”在天理人欲里,又何尝不在家中的几亩薄田中?
孩子往往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而且照出的常常是父母洗尽铅华、不为人知的真实一面。与孩子相处,谨言慎行、修身立德是为人父母者一生都要坚持做好的事情。千万不要等到孩子误入歧途,才发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是一句空话。
内容来源:都市时报,请遵守CC协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微信号二维码,长按
添加,举报咨询加我哟
联系我们
电话:010-69243484 010-87688211QQ:304441599 695069812微信:13261207360地址:北京丰台区地铁9号线郭公庄附近官网:www.fcxxh.org邮箱:13261207360@163.com公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