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政府加大了打击传销力度,但传销经济邪教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异地拉人头传销猖獗,传统传销转战互联网,庞氏骗局、非法集资与传销手段交织,涉及地域广、人员多、危害大。打击传销任重而道远,反传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大家携起手来,狙击传销邪教的疯狂蔓延!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请关注反传销协会微信公众平台:lixufcxxh
内容来源:宁波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请遵守CC协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近期,某银行多地网点出现集体申请开立银行卡并开通高转账额度网银功能,用于“龙绥国际”项目的事件。经调查,“龙绥国际”以其名下虚假项目为诱饵,大量发展线下会员已被公安部认定为骗局。现将有关风险提示如下:
“龙绥国际”全称为龙绥国际投资有限公司,2015年6月12日成立,系自然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蔡可成,经营范围包括项目投资,投资管理,技术开发等。2018年1月10日,该公司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龙绥国际”事件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1冒充国家项目“龙绥国际”宣称其名下“亮剑扶贫”、“共同富裕”、“建设新农村”等项目是龙绥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国家平台,其所建立的微信群“是党领导、国家支持的民间组织”,项目目的是“先脱贫后扶贫”。通过冒充国家项目,赢得群众信任与关注。
2开展虚假宣传“龙绥国际”宣称交纳一定费用成为会员后,参与者可免费获得高薪工作、住房、养老、社保、医疗等福利,领取巨额扶贫资金,廉价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诱骗大量群众参与。
3群体性异常开卡“龙绥国际”要求参与者必须持指定银行卡,开通网银业务,并将网银转账日限额调至1000万元及以上,导致大量群众异常开卡。其中,参与者多为中年郊县村镇居民,业务办理意愿强烈,回避开卡用途,多为“龙绥国际”等相关字眼微信群成员,持有“龙绥国际”字样工作证、上岗证。
4传销特征明显一是巧立名目收取费用。“龙绥国际”以会员费、工本费、拍照费等名目,向每位参与者收取一百余元“会费”。二是采取拉人头方式强行推广。强行要求参与者鼓动亲朋好友参加项目,但禁止公务员、国企职工等公职人员以及对项目有疑惑者参加。三是要求参与者绝对服从。通过签订《保密担保责任书》等方式,要求参与者承诺对上级提供的信息绝不外泄,对管理员绝对服从,并在微信群中进行洗脑式宣传。
5收集大量个人信息“龙绥国际”采用多种方式,快速收集大量参与者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一是要求参与者在微信群中使用真实姓名、真实头像,并备注家庭地址、联系方式。二是要求参与者在微信群中发布大量个人、家庭及银行卡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手机号、身份证号、身份证地址、同名农行卡号、开户行地址、户口本人数、户口本上全部人员年龄区间等,存在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的风险。三是诱骗参与者不得更换芯片卡、升级网银工具,存在盗用银行卡资金、买卖银行卡及银行卡信息的风险。
“龙绥国际”涉嫌以传销方式,诱骗不明情况群众集中办理银行卡、开通高转账额度网银业务,存在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非法买卖银行卡及银行卡信息、利用银行卡及网银业务开展电信诈骗、洗钱等风险。为保障资金安全,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拒绝非常规利益诱惑,避免踏入“龙绥国际”传销陷阱。
相关报道: 打着“龙绥国际、亮剑”为名的“扶贫项目”涉嫌传销诈骗 江津已有多人受骗
警方预警:警惕“亮剑扶贫项目”“龙绥国际”传销诈骗骗局
打着”扶贫济困”名义进行传销活动 青海一退休教师二审获刑5年
以“慈善扶贫”、“为亲人祈福”为名欺诈老人 开江查获两起非法会销案
负责“精准扶贫”的群主被赣州警方抓走了!这些人正变着花样骗钱
案件 | 广东江门警方破获“民族大业”传销案 假称解冻帝王宝藏虚构“精准扶贫”项目敛财
小编微信号二维码,长按
添加,举报咨询加我哟
联系我们
电话:010-69243484 010-87688211QQ:304441599 695069812微信:13261207360地址:北京丰台区地铁9号线郭公庄附近官网:www.fcxxh.org邮箱:13261207360@163.com公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