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5000余万元,一房产公司被告上法庭

2022年3月8日 评论 0

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
    隐瞒个人及公司已无合法经营收益,且每月须支付数百万元银行贷款和个人利息无偿还债务能力的事实,利用公司名义非法集资5000余万元……近期,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通川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江某在经营达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期间,隐瞒其个人及公司已无合法经营收益,且每月须支付数百万元银行贷款和个人利息,无偿还债务能力的事实,利用达州市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的名义与被告人李某、郑某一起非法集资1114万余元,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出售商业房经营权的名义集资3899万元,至案发时尚有4382万余元未退还。被告单位达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被告人江某、李某、郑某,其行为均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截至2017年8月13日,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退还3231万余元。审查起诉期间,江某履行承诺又退还532万余元。审理期间,该房地产公司又将剩下618万余元集资款全部退还,并取得了绝大多数投资人的谅解。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单位达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违反国家金融管理制度,以向社会公众公开宣传,以高额利息为诱惑,向不特定的群众吸收巨大数额资金,扰乱金融秩序,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告人江某作为被告单位主管人员,被告人李某、郑某作为直接责任人员,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通川区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单位达县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判决被告人江某、李某、郑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以有期徒刑二年至一年不等,缓刑三年至二年不等,并处罚金二十万元至二万元不等。




★提 示★


投资还需擦亮眼,安全稳妥放第一。在此提醒广大群众,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识别和防范能力,时刻谨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高额利息投资多是"画大饼",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投资理财,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如果不慎陷入非法集资,要保存好投资证据,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举报,提供相关材料,借助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此文来源:封面新闻、长沙打非专线,版权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重要
通知






李旭反传防骗直播间
等你来撩
你想知道的反传、防骗知识
这里都有答案
快手、B站、知乎、微博、视频号同步直播







继续阅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