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政府加大了打击传销力度,但传销经济邪教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异地拉人头传销猖獗,传统传销转战互联网,庞氏骗局、非法集资与传销手段交织,涉及地域广、人员多、危害大。打击传销任重而道远,反传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大家携起手来,狙击传销邪教的疯狂蔓延!您身边的反传防骗顾问,请关注反传销协会微信公众平台:lixufcxxh
内容来源:央广网,请遵守CC协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记者冯烁)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当前,全国非法集资新发案件几乎遍布所有行业,呈现“遍地开花”的特征。其中,投融资类中介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房地产、农业等重点行业案件持续高发。与此同时,非法集资的网络化新手法不断出现,一些非法集资行为借助互联网平台、微信群等吸收资金或发展下线,隐蔽性强且风险传染快。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借所谓的项目和产品,炒作当下热点概念,诱惑公众投入资金。这些“暴富梦”的漏洞究竟在哪里?如何才能看紧“钱袋子”?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却总有不法分子试图给老百姓画“大饼”,骗取他人钱财。近些年随着网络的发展,不少非法集资也开始花样翻新,打着“金融创新”“经济新业态”的幌子,干起非法集资的勾当,“互联网+传销+非法集资”模式案件多发。
福建泉州市民张先生的母亲就遭遇了这样一场骗术。
去年张先生的母亲和几位老年朋友一起,参与了北京一家公司发起的所谓投资,不花钱就获得这家公司赠送的积分,该公司声称这些积分就是央行数字货币,可提现也可用来购物。此后该公司又宣称要在新化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会员认购原始股可带来高额利润。这让张先生的母亲心动不已,不过认购完成后,张先生却发现,所谓的认购登记其实就是微信上的一张截图——会员的汇款截图,没有任何凭证,无需任何登记。
此外,该公司企业法人田茂国,自称是中国物联网数字货币董事局主席,并打造了一套财富增值系统,凡是进入的人,在年底就能获利38万元,条件是每个会员需推荐五个人。眼见有如此高的回报,张先生的母亲拉拢了不少微信好友一同加入。然而这位董事局主席田茂国的相关信息却在网上查无实据。
张先生介绍,这个公司注册资金是一个亿,注册地点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小区房里。在他看来,如此大的一项事业的法人肯定有其他信息,然而他在网上查不到田茂国的任何信息。
此后据泉州市工商局网络市场监管科调查,该公司主要是通过建立微信群,发布央行数字货币官方的交流会,断章取义,截取电视视频,诈骗缺乏互联网知识的中老年人。
其实近些年来类似的案件屡有发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向记者表示,玩新概念成了不法分子在近些年惯用的伎俩,比如外汇理财、海外投资,甚至目标公司去海外上市等。海外投资是非法集资行为人使用的惯常概念。因为海外投资存在广大投资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所以犯罪分子屡屡得手。
不过,福建省泉州市工商局网络市场监管科科长陈志强表示,无论骗子如何变换戏法,群众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特征进行甄别。要判断该企业有没有固定的利润增长点,不然加入以后可能血本无归,并且伤了亲情和友情,因为很多传销都是发展家人为下线。
为了进一步对非法集资行为进行打击,我国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也一直在推动出台《处置非法集资条例》。2017年以来,《条例》多次向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于2017年8月至9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刘俊海建议,《条例》应采用“零容忍”的态度,形成信息共享的打击合作机制。对于违法集资、非法集资、采取诈骗手段的犯罪分子,既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要进一步激活惩罚性赔偿制度,让受害投资者能够获得充分的、及时的、足额的赔偿;打造一个24小时全天候、360度全方位,跨市场、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信息共享、同频共振的集资诈骗和犯罪打击合作机制。
相关报道: 央行、银保监会等六部委 提示“消费返利”风险部分平台具有非法集资传销等特征
消费中要预防的十大陷阱之传销、非法集资
最高检:重点惩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内幕交易等犯罪
工商总局:对非法集资案和传销案要露头就打
经侦防范歌曲《让我告诉你》 非法集资花样多 传销致富作孽多
23亿投资迷局:众筹,传销,还是非法集资? | 深度报道
小编微信号二维码,长按
添加,举报咨询加我哟
联系我们
电话:010-69243484 010-87688211QQ:304441599 695069812微信:13261207360地址:北京丰台区地铁9号线郭公庄附近官网:www.fcxxh.org邮箱:13261207360@163.com公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